本报记者连续三个月蹲点外滩源、大学路、前滩太古里等12个夜经济示范区,联合复旦大学消费市场研究中心对218家商户、643位消费者进行深度调研,揭示后疫情时代夜间消费的结构性变革。

(首席经济记者 陈默 上海报道)晚上10:15,BFC外滩金融中心的"阅外滩"书店依然坐满年轻读者,而一江之隔的豫园商城,AR灯光秀正将九曲桥变成元宇宙入口——这两个看似平行的场景,正在重构这座不夜城的夜间坐标系。
■ 消费革命(2020-2024)
1. 业态更迭:
- 文化娱乐消费占比从18%升至37%
- 传统酒吧街客流量下降29%
- 但24小时复合型书店增长14家
夜上海最新论坛 2. 时空拓展:
- 博物馆夜间开放率提升至63%
- 深夜食堂认证商户达587家
- 线上夜间消费增速达线下3.2倍
■ 人群画像
消费者抽样调查:
上海龙凤419会所 - Z世代占比58%(较2019+22%)
- 家庭客群夜间消费频次提升41%
- 但银发族参与度仅19%
(下转第六版)
■ 治理挑战
12345热线数据显示:
上海水磨外卖工作室 - 噪音投诉量仍居夜间问题首位
- 共享单车夜间淤积率高达73%
- 治安案件发生率下降38%
■ 专家视点
上海财经大学教授晁钢令指出:"真正的夜经济不该是白昼的简单延长,而应培育出专属时空的消费生态。"
■ 记者手记
凌晨两点的巨鹿路,代驾司机在电动车上看电子书,不远处精品咖啡馆的磨豆机刚刚启动。这种生生不息的都市脉动,或许就是夜上海最本真的魅力。(全文共4023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