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历时一年跟踪调研张江科学城发展历程,走访56家科研机构和企业,采访112位科学家、企业家和政府官员,深度解码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实践路径。


【第一章 大科学装置:创新之源】
在张江实验室,科研人员正操作上海光源进行蛋白质结构解析。"我们已服务全球3000多家机构",实验室主任介绍。目前张江已建成和在建大科学装置达11个,形成全球罕见的"装置集群",年产出科研成果超2000项。

【第二章 产业雨林:从跟跑到领跑】
中芯国际的洁净车间内,14纳米芯片正批量生产。"我们实现了5个技术代际的跨越",企业CTO表示。张江已集聚集成电路企业356家,生物医药企业427家,人工智能核心企业183家,形成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。

阿拉爱上海 【第三章 制度破冰:解开创新枷锁】
在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企业,负责人展示着最新获批的创新药。"制度突破让研发周期缩短1/3",他感慨道。张江已推出56项制度创新,建立科技成果转化"五链融合"机制,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35%。

【第四章 全球网络:链接创新要素】
浦东国际人才港里,外籍科学家正办理永久居留手续。"我们构建了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",负责人介绍。张江已引进诺奖得主工作站21个,外籍人才占比达15%,与全球23个创新城市建立合作网络。
新夜上海论坛
【数据透视】
- 研发投入强度:达6.8%
-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:156件
- 科技型企业:突破1万家
上海品茶论坛 - 风险投资规模:占全国1/4

【专家视点】
中国科学院院士评价:"张江实现了从产业园区到科学城的质变,其'热带雨林'式创新生态为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提供了中国样本。"